Skip to content
On this page

SMART法则

TIP

SMART原则,是一项很著名的目标管理法则,最早由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在《管理实践》一书中提出,具体包括五项原则:

  • 有时限的(Time-bound)
  • 具体的(Specific)
  • 有相关性的(Relevant)
  • 现实可以达到的(Attainable)
  • 可以衡量的(Measurable)

荞麦 供图

示例

  • 曾经有三组人,分别向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庄前进。
  • 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名字,不知道路程远近,只被告知跟着向导走即可;
  •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名字,知道路程多远,但是路边没有里程碑,无法衡量;
  • 第三组的人知道村庄名字,知道路程远近,同时每走一公里都会看到里程碑。

根据上述信息判断,你觉得哪一组最先到达目的地?(答案:第三组!!!!);

TIP

因为第三组的人有明确的目标,知道总体路程,而且还清楚距离目的地有多远,可以调整前进速度。他们的目标完全遵循smart法则,目标清晰、可衡量、可实现,所以很容易面对行程中的困难,并战胜它们,迅速到达目的地。

做事情为什么要有目标?

TIP

因为没有目标,就没有效率可言!

人生可以没有目标,做事情也可以没有目标,不可否认,这是很多人的人生态度。但如果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,渴望成为高效能人士,你必须在目标的指引下行事,这样才能确保达到最高效率。


目标无法达成是会让人失望的,如果一直没办法实现目标,人们就会失去希望,不再努力。目标之所以带给人们快乐,必须遵循可实现的原则。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,今年你挣了10万元,明年就希望能赚15万元,如果超出预期,你肯定会感到开心,如果没能达到预期你自然会感到失望。

TIP

之所以要运用smart原则,就是防止这种目标未能实现从而带来挫败感的情况发生。

有时限的(Time-bound)

TIP

目标必须是有时限的,不能无止境等下去。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很多人的拖延症就是这样养成的。

人都是有惰性的,99%的人又是贪图安逸的,所以一个没有时限的目标是不会完成的。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,现在很多写书的作者都是兼职,有些人工作繁忙,闲暇时间本来就不多,那么一本书可能写上一两年。那么,在今天这个讲究效率的时代,一个选题写上一两年,恐怕等你写好了,这个热点也过去了,你的书写得再好也没有价值了。所以,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,一定要有截止日期;

具体的(Specific)

TIP

模糊的目标不利于被执行;

假设你说自己的目标是变得更加富有。这样的目标就不符合smart原则,同样也不会让你变得高效。因为你的目标过于模糊,“富有”是什么标准?你必须将目标数字化,比如你要年收入达到40万,实现财务自由。这样的目标才是具体的,一旦确定了具体目标,才会为之行动,要怎么做才能在一年内赚40万?一旦感到压力,人们就会开始行动起来;

有相关性的(Relevant)

TIP

高效能人士的职业生涯都是有延续性的,他们不断积累,不断成长,而且目标从不间断。这些人设定目标都是相互关联的,三年目标、五年目标、十年目标,这遵循着一条主线。

大学读财务专业,毕业后先从出纳做起,然后做会计,之后考会计师资格证书,终极目标则是成为注册会计师或者独立创业。每一步都是相互关联的,不会像低效率人士,今天做销售,明天做文案,后天又去做物业。


你以为自己是全才,实际上哪一行都没有做精,最后只能越混越差;

现实可以达到的(Attainable)

TIP

也就是可实现性,对高效人士来说,任何不可实现的目标都是没有意义的,只会打击人们的积极性。如果你设定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,那么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?

你目前的薪水是每个月5000元,积蓄10万元,你告诉自己,明年一定要在北京买一套房。在不借助家人资助的情况下,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为零。这样的目标无法实现,所以毫无意义。


建议设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多问问相关专业人士,不要盲目;

可以衡量的(Measurable)

TIP

可衡量,就是要有参照标准,一旦有对比,就会有压力,就会更积极的付诸行动。

前面提到了目标要具体,那么目标可衡量就是要通过数据作为衡量标准。假设你是销售人员,这个月希望业绩有所提升,那么就要结合上个月业绩给出具体标准,例如上个月完成了50万的业绩,这个月至少要提高20%,也就是达到60万的业绩。

结束

知乎SMART法则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